2016年广科院、规划院学术交流会暨2015年度《广播与电视技术》十佳优秀论文奖发布仪式在京召开

发布日期:2016-10-27 16:12 浏览次数:

金秋送爽、橘红蟹黄的收获季节,2016年广科院、规划院学术交流会暨2015年度《广播与电视技术》十佳优秀论文奖发布仪式于2016年10月26日在京盛大召开。这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和广播电视规划院两支广电科研领域“国家队”首次联袂举办大型学术交流活动。

广播科学研究院院长邹峰 

广播电视规划院院长许家奇 

广播科学研究院院长邹峰和广播电视规划院院长许家奇亲临现场并为大会致辞。广播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高少君、专职党委副书记郑思慧、副院长杜国柱和广播电视规划院党委书记许秀中、副院长谢锦辉、副院长秦勇出席学术交流会,两院员工汇聚一堂,台上台下互动交流热烈,现场学术研讨气氛十分浓厚。 

《广播与电视技术》十佳优秀论文奖发布

规划院信息所所长、《广播与电视技术》执行主编何剑辉介绍了“2015年度同方吉兆《广播与电视技术》十佳优秀论文奖”评选的整体情况,并宣读了经公示最终确定的获奖结果。

《广播与电视技术》十佳优秀论文奖评选至今已经举办了六届,旨在服务业内的广大技术工作者,推动行业内新技术的学术交流和应用推广。本届《广播与电视技术》十佳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采用盲评的方式,经过初评、复评和终评共三轮严格评审,最终从《广播与电视技术》2015年全年刊发(含两期增刊)的349篇技术论文中,评选产生了十佳优秀论文(获奖名单附后)。 

两院学术交流会专题报告 

一、《地面数字电视覆盖网优化研究》

广科院无线所副所长李薰春在报告中分析了网络优化的必要性,他认为网络优化可降低覆盖网内干扰水平,提高频谱资源使用效率,降低功耗,改善覆盖质量。按照组网类型的不同,地面数字电视组网优化可分为多频网组网优化与单频网组网优化。多频网优化的目标是通过对频率的合理复用,用较少的频率资源满足覆盖需求;单频网优化的目标是通过调整台站的技术参数,减少同频网内干扰,满足覆盖需求。 

李薰春基于网络优化的基本定义,介绍了网络优化常用的传统经典优化算法,包括顺序图着色法、模拟退火算法、遗传算法、蚁群算法等等,还重点介绍了多频网和单频网的优化方法,以及在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和内蒙古、宁夏、四川、云南、广东等省市频率规划中的应用。

二、《标准化改革与广电标准化的行动和思考

规划院标准所贾宏君介绍了2016年标准化改革进展,并详细分析了各项改革举措的三条主线,分别是优化完善标准体系,包括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和推荐性标准集中复审;完善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管理考核,严格国家标准的立项评估;服务创新发展,推动标准“走出去”。 

据悉,广电行业在总局科技司的组织和领导下,依托广标委开展了广播影视领域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和推荐性标准集中复审工作。完成了21项强制性标准和计划的整合精简工作,700余项推荐性标准和计划的集中复审工作也已接近尾声。新立项行业标准24项,其中广播电视标准18项、电影标准6项。审查通过3项国家标准和8项行业标准,新发布1项国家标准和7项行业标准。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技术学会正式发布2项团体标准,其余社会团体也计划研制广播影视团体标准。未来,广电标准工作将继续服务重大战略,把握政策机遇,应对困难挑战。 

三、《融合媒体云平台安全风险及保障方法分析》

互联网+时代,信息安全无处不在。广科院信息所王晓艳在报告中介绍了融合媒体云平台的发展现状,面临的安全问题,以及进行安全保障的方法。2015年12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科技司发布了《广播电台融合媒体平台建设技术白皮书》、《电视台融合媒体平台建设技术白皮书》,为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建设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融合媒体平台提供指导。 

王晓艳指出融合媒体云平台主要有公有云、私有云和专属云3种典型的部署模式,她基于云平台安全和传统安全的比较,分析了云平台安全风险关注点和云平台安全保障涉及的环节。王晓艳认为,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再完善的技术体系也会因为管理缺陷出现问题,仍需加强融合媒体云平台安全管理,建议出台行业相关云平台应用指导政策、建立云平台安全标准体系、建立云平台安全评估和监管体系、加强云计算产业人才队伍培养和安全意识培训等。 

四、《地面数字电视国标的海外推广》 

规划院无线所曹志主要针对国标地面数字电视的标准演进和海外推广两个方面,重点介绍了地面数字电视国标不断的将标准应用和普及工作深入推进的基本情况。据悉,随着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的全面推进,地面数字电视在国内的基础建设已日趋完善,已具备全面开展业务和提供服务的条件。 

与此同时,国标地面数字电视积极的走出国门,近几年,亚、非、拉已有4个国家正式采用了DTMB,5个国家签署了采用DTMB标准的备忘录,同时还有超过18个国家都有意向采用DTMB标准。曹志重点介绍了2016年8月份至9月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派员会同云数传媒、北京数字电视国家工程实验室相关人员完成的老挝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全国网项目勘察与设计工作。 

五、《SDI over IP技术及在电视台实时制播系统中的应用》 

广科院电视所张定京在报告中介绍,UHD超高清/4K技术已经开始从最初的单机向完整的系统发展,但目前UHD技术面临的一大瓶颈就是信号传输问题。为此,电视工程技术专家提出了电视IP化网络架构解决方案,即利用IP网络技术将电视SDI基带信号转换为IP数据包,利用光纤等成熟的高速网络传输介质代替传统的传输线路。 

张定京介绍了数字分量串行接口的概念,以及目前IP 框架下SMPTE 与AVB两个技术标准的技术标准基本情况。第一个阶段是传输级IP 化;第二个阶段是无压缩音视频IP 化;第三个阶段是全流程无压缩音视频IP 化。第一个阶段已在现有系统中广泛应用,第二个阶段的标准化工作也有进展,但还面临着链路带宽不足、系统交换能力瓶颈、可用设备少等问题,在第三个阶段则需要更强大的IT 基础设施的支持。张定京还着重介绍了SDI over IP技术在电视台实时制播系统的应用。 

六、《广播电视台融合媒体跨屏智能识别互动技术研究》

规划院中心所肖辉结合广播电视台融合媒体跨屏智能识别互动技术研究项目的研究背景,详细介绍了融合媒体跨屏智能识别互动技术。肖辉分析了互动技术应用场景,剖析了目前常见的跨屏智能识别互动技术的主要实现方式,包括视频特征识别互动、视频水印识别互动、节目图像特征识别互动、音频特征(声纹)识别互动、音频水印识别互动、文字识别互动、二维码扫描互动等等。 

肖辉认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体的作用已不仅仅限于资讯传播渠道,而且还承载了各类线上乃至线下服务的入口的作用。广播电视台媒体的公信力、口碑及政策支持等存在先天优势,通过各种跨屏智能识别互动技术,可将用户周边设备和内容变为线上线下服务的入口,从而提高节目传播力和用户粘度,同时拓展更多增值业务。 

七、《有线无线卫星融合网技术及应用》 

广科院互联网所李继龙在报告中介绍,有线无线卫星融合网以有线网络为基础,以有线无线协同接入和无线双向技术为重点,通过协同机制完善覆盖,智能承载有线无线卫星综合业务,支撑融合媒体发展,构建广播电视数据网;有线无线卫星融合网将有线电视网、无线广播网、无线广播电视双向交互网和卫星广播网有机结合,是一张实现室内室外全覆盖的混合广播网;融合网以广播电视数据业务为主体,以可管、可控、可信为宗旨,结合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实现广播电视业务在互联网时代的综合发展,是我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播电视融合网关键技术包括有线无线卫星网络智能协同、综合业务支撑平台、广播电视无线双向网、自适应Wi-Fi、融合业务运营支撑等。李继龙还介绍了融合网试点中网络和业务试验的基本情况。 

八、《广播电视宽带网和有线电视网络光纤到户》 

规划院有线所李忠炤介绍了有线电视网络光纤到户标准研究和广播电视宽带网总体技术体制研究。有线电视网络光纤到户标准研究主要针对有线电视网络发展需求,起草了《有线电视网络光纤到户技术白皮书》和有线电视网络光纤到户相关技术规范建议书。白皮书提出了RF混合、I-PON和RFoG三种典型FTTH技术方案,描述了典型场景下的FTTH网络改造演进示例,有线电视网络光纤到户技术规范开展了FTTH体系架构及其网络配置、安全、管理、运维等相关要求的研究。 

《广播电视宽带网总体技术体制》主要研究任务是结合广播电视网络特点和网络技术、业务的发展趋势,开展广播电视宽带网发展目标和网络建设要求研究。结合SDN/NFV等技术发展趋势,《广播电视宽带网总体技术体制》将研究并提出以多层级数据中心为节点的网络架构,并研究相应的网络建设要求和实施方案。

九、《TVOS创新技术及试点建设》

广科院有线所汤新坤在报告中介绍,智能电视操作系统TVOS是下一代广播电视发展的基础性、关键性技术,其研究开发和创新应用始终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以及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工业和信息部的大力支持,对于保障我国广播电视文化安全、支撑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发展与战略转型升级,促进我国智能电视产业良性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汤新坤着重介绍了TVOS2.0的关键技术、工作进展,以及TVOS2.0绍兴试点建设情况。2016年5月,绍兴TVOS试点项目正式启动,《华数集团绍兴TVOS试点项目技术方案》通过总局科技司组织的专家委员会项目评审。绍兴广电计划2016年10月至2017年5月规模部署,全面推进农村化信息建设,2017年1月到2018年底实现高清二次整转,全面参与智慧城市建设。 

2016年广科院、规划院学术交流会暨2015年度《广播与电视技术》十佳优秀论文奖发布仪式的成功召开进一步加强了两院科技工作的交流与协作,两院也希望通过全方位的合作助力广电科技创新,为广电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

“2016年广科院、规划院学术交流会暨2015年度《广播与电视技术》十佳优秀论文奖发布”的深入报道详见《广播与电视技术》2016年第11期。《广播与电视技术》也将通过“广科院、规划院学术交流会”专栏连载交流会相关技术论文,尽请关注。 


附:2015年度同方吉兆《广播与电视技术》十佳优秀论文获奖名单